甘肃省依托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面对家门口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和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斗争史,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深入挖掘红色历史资源和廉政文化资源,建立了一批廉政教育基地。目前,这些廉政教育基地已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成了社会各界感悟廉政文化、培养廉洁意识的重要场所。
在全省范围内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
今年4月28日,甘肃省纪委、省监察厅、省预防腐败局首批命名了12个省级廉政教育基地。
省纪委常委罗继存告诉记者,首批命名的廉政教育基地,是在各市、州精心推荐的基础上,由专家学者深入考察、集中评审并征求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意见,经省纪委常委会审议决定的。其中,有反映我们党在甘肃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纪念场馆,有反映甘肃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艰苦创业历程的场馆,还有反映历史名人清廉事迹的场馆,各具特色,有广泛的代表性。
会宁县是三大主力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会宁长征胜利纪念馆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第一批命名的“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首批“甘肃省廉政教育基地”之一。6月10日上午,甘肃省纪委、监察厅在会宁举行了廉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蒋文兰出席仪式并为基地揭牌。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和白银市、会宁县2000多位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并参观了廉政教育基地。
省纪委办公厅副主任马庆参加活动后告诉记者:“在这里接受教育,既能深入学习党史知识,又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我们一定要弘扬红色传统,抵制黑色腐败。”
依托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甘肃省纪委、监察厅从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入手,于5月25日发出《关于依托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把开展纪念活动作为反腐倡廉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结合廉政教育基地挂牌揭牌,使基地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继承廉政传统的主阵地。
庆阳市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革命纪念馆举行了以“缅怀革命英烈,促进跨越发展”为主题的纪念活动,1000多名党员干部在这里深切缅怀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表示要弘扬光荣传统、争当勤廉表率。在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迭部县先后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了“藏族人民怀念红军”、“党在我心中”、“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宕昌县举办了以“弘扬红军精神,加强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征文、知识竞赛和演讲等活动。在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永昌县开展了“党在我心中”、“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临泽县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各功能区的作用,精心策划了“重走西征路,永葆先进性”党性实践活动和“讲革命故事、读革命诗文、唱爱国歌曲、做时代新人”廉政文艺活动。
位于张掖市高台县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采用多媒体景观箱、光电模拟场景、电子沙盘等多种形式再现了当年红西路军的革命征程。“先烈们所表现出的坚守信仰、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使我深感震撼、备受教育。”张掖市委一名领导干部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廉政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作出廉政承诺,很有意义。
廉政教育基地筑起理想信念高地
熟悉甘肃的人都知道,这里许多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要想富省强民,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汗水。长期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直面现实,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造就了新时期陇原儿女独特的精神风貌,形成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
甘肃省纪委主要领导指出,当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需要大力传承、弘扬“甘肃精神”。
在该省纪委、监察厅首批命名的12个廉政教育基地中,玉门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民勤县防沙治沙展览馆、庄浪县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纪念馆集中体现的就是“弘扬‘甘肃精神’、促进勤政廉政”主题。
在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甘肃省纪委、监察厅深入推进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探索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今年年初,省纪委、监察厅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施意见》,从规范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完善教育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保障人员和经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俯瞰陇原大地,一个个高扬“甘肃精神”的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筑起理想信念的高地,汇成时代强音!(记者 哈建设 通讯员 杨爱红 李晓光 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