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勉县“阳光政务”无终点
累计受理行政审批事项93345件,办理92878件,办结率99.5%;办理便民事项5万余件,接待群众政策法规信息咨询18万余人次……
陕西省勉县政务服务中心自2007年11月运行以来,真情服务群众,助力经济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和全省政务公开示范点、省级“人民群众满意站所和人民群众满意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
行政审批从22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
“转眼间在非税局窗口工作已3年,随着进驻行政审批项目的增多,窗口业务办理量从月办件不足40件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件。”勉县政务服务中心非税局窗口工作人员唐利军感慨地说。
勉县政务服务中心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即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服务整建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确保部门行政许可项目进驻到位、部门对窗口人员授权到位。
勉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马宏伟告诉记者:“为解决个别部门许可项目进‘瘦’留‘肥’和‘只挂号不看病’现象,县委、县政府对‘两集中两到位’落实不好的部门‘一把手’诫勉谈话或采取组织措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针对个别行政审批事项的特殊性,勉县建立窗口部门分管局长到窗口坐班制度,弥补了部分项目授权缺陷,有效解决重大审批“签字”问题。对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采取“联办式”审批,限时办结,使群众办事不再东奔西跑。
在此基础上,勉县对所有纳入中心办理的项目,逐个进行研究分析,逐环节明确审批前(后)置条件、办理时限和责任人,逐项目制作项目流程图,并通过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责任追究制”四项制度,使行政许可(审批)的办事效率由平时法定时限22个工作日,压缩到平均承诺时限7个工作日,实际平均办理时限3个工作日。即办件由中心成立之初的67项增加到126项,占进驻项目总数的42%。
践行“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
2010年8月,县委书记批示的一封求助信转到勉县政务服务中心教育窗口孙军利的手中。“地震使家里房屋倒塌,大雪使油菜几近绝收,大雨让土豆烂在地里……”该县武侯镇将台村徐本瑞接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后,向县委书记发出求助信。
接到批示后,孙军利立即与徐本瑞取得联系,为他顺利办理了助学贷款,并指导他到大学后申请助学金,争取圆满完成学业。
去年7月下旬,县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局窗口新受理个人助学贷款项目迎来高峰期,几乎每天要接待上百人,窗口工作人员迅速开通了“一站式申报办理,全方位服务”的绿色通道。40天左右成功受理622件,成功签订590件,接待相关咨询服务上千人次。
为践行“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勉县制定出台《部门窗口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为中心安装12个摄像头,早晚由专人进行巡查,并通过审批系统对每个审批事项进行全程监督和预警,规范每个工作人员的审批行为。中心还向服务对象发放评议表,主动征求对窗口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
该中心主任李杰告诉记者,中心每年都要开展“业务大练兵、技能大比拼”活动,分别从听、述、问、答、操作五个方面对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测评,提高中心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阳光”政务无终点
“在阳光下公开办事,让你少进一扇门;在监督中公平办事,让你少找一个人;在平台上公正办事,让你少跑一趟路”的工作理念,在勉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心中扎根。
勉县理顺县内其他6个服务分中心和各乡镇村组为民服务中心(站、室)的关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型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仅2010年全县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代理的项目就占政务中心年办件量的20%。
今年,该县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工作,并网整合,形成“三位一体”政务服务系统。届时,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就可通过互联网、中心窗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点)提交并办理事项。
勉县政务服务中心还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将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职能类别、办理程序、承诺期限、收费依据、收纳标准等内容向社会公开,让广大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记者 叱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