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清廉头条

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1-08-16 21:26:30 浏览: 307

    7月14日,湖北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一致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和省委全体常委为“三万”活动先进单位颁发奖匾。至此,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这场持续三个多月的活动起源于一次调研。


    2010年12月15日,漫天风雪,省委书记李鸿忠冒着严寒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


    红安县高桥镇何家湾村农民刘海华和妻子都有残疾,房屋简陋,窗户连玻璃都没有,76岁高龄的老母亲被褥单薄……


    看着这一幕,李鸿忠感慨万千。


    在调研回程的路上,关于如何让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紧密联系群众,李鸿忠和同行的两位省委常委进行了交流、讨论。


    不久,湖北省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形成了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简称“三万”活动)的重要决策,并成立以省委书记李鸿忠为组长、省长王国生为第一副组长、省委常委张昌尔、侯长安、李春明、尹汉宁和副省长赵斌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


    “不要像鸭子浮在水面,而要做鸬鹚沉到水底。”扑下身子、提振精神。到基层去!到一线去!今年3月至6月,一场规模空前的亲民活动就此展开。


    阳春三月,荆楚大地犁耙水响。

[PageNext]


    “打起背包下乡去!”


    工作组覆盖全省所有村,工作队员足迹覆盖全省所有农户——


    湖北省、市、县、乡四级干部,211家省直机关、大专院校、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17个市州、92个县市的直属单位中派出的18317个工作组、75111名干部,深入到26018个村、1062万农户开展工作,成为这个春天荆楚最美的风景。


    “哪怕再偏远的山村,再分散的农户,也要一村不漏、一户不掉;要让每一位乡亲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湖北省委、省政府向全省父老乡亲作出了庄严的承诺。


    4月13日,省委书记李鸿忠一行身先士卒,来到海拔1800多米的“恩施屋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走访农户,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与农民一起劳动,交心谈心,倾听民愿。
仙桃市沙湖镇被称为“水袋子”、“虫窝子”,是血吸虫疫情最重的地区之一。4月17日,省长王国生来到沙湖镇,走进农家,实地了解血防站(所)建设、防螺灭螺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现“两个全覆盖”的过程中,工作队员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范围大的难题。湖北农村广阔,情况千差万别,山区、丘陵特别多,许多农户白天家中没有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交流”也是个问题。一来,留守在家的农民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二来,有的队员本身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三来,方言的差异也生生地搁在工作人员与民众之间。


    针对这些情况,省委农办、省林业厅灵活安排上门时间,“见缝插针”:农户下地或外出务工,第一次走访找不到人的,请村组干部或左邻右舍捎话,约定下次走访时间;白天不在家的,等到晚上再访;太晚了就住在农家,次日一大早抓紧时间走访其他农户。

[PageNext]


    松滋市则制定了“六访工作法”:早晚走访农忙户、随机走访农闲户、发函走访空巢户、反复走访上访户、预约走访示范户、重点走访贫困户。


    “全覆盖不能少了农民工这一块!”在走访过程中,省委政研室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锥子河村八组41户,竟有18户举家在外。于是,打电话、发短讯、上网……通过多种渠道与远在异地他乡的农民工取得联系。在深圳打工的陈志鹏接到电话非常意外,激动地说:“你们把工作做到深圳来了,我真是想不到!既然你要我提意见,我就给家乡发展提两条建议……”


    走访量大、人手少,就充实力量、动员全员参与。为了确保“全覆盖”落到实处,湖北省先后三次派出检查组督办,要求各工作队走访农户必须做到有走访记录、有农户签字、有每日台账、有走访情况公示。


    “亲民三部曲”——

     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身入、心近、情生


    身入才能心近,心近才能情生。


    “三万”活动“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的三项核心内容,奏出了一章动人的“亲民三部曲”。


     第一部“送政策”。随着工作队的到来,村头多年未开的小喇叭又响起来了,往常很难召集起来的群众大会召开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农民外出打工之后有些冷落的村头重新热闹起来了。
省活动办公室汇编了《当前强农惠农政策一览表》;工作组把政策送到老百姓手上,各市州、县(市、区)送出的政策资料多达800多万份。
 

[PageNext]


    第二部“访民情”:先是普遍走访,一户不漏;接下来从全省所有村中抽样45万户农户,对惠农政策落实、农村基础建设等8个方面进行专题调研;然后,重点加大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和特殊群体的关注和调研,开展“百人访谈”。


    省委常委张昌尔“打前站探路”,来到偏远山区大悟县玄坛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与农民“围炉夜话”。


    3月17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踏进通山县南林桥镇,走访农户、慰问困难户、检查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活动中,仅省直部门就完成调研报告100多篇,重点访谈有记录的达到10多万人。


   湖北省先后编印了《“三万”活动民情日记荟萃》《湖北民情调查报告文集》;省委九届十次会议通过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整理保存经验成果。


    第三部“办实事”被设置为“自选动作”。民有所呼,工作组有所应,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事,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嘉鱼、云梦等地包菜、花菜面临着十年一遇的“卖难”,大量蔬菜烂在田间,菜农心急如焚。驻嘉鱼的工作组积极帮助菜农联系市场,拓宽销售渠道,省国防科工办工作组带头购买了55吨包菜。


    省纪委、监察厅工作组为群众办实事效果好、影响大——通山县石垅村群众反映饮水困难,工作组帮助该村建起了自来水厂;反映出行难的问题,工作组帮助建设张窝断头路湾湾通公路工程;南林村群众反映农田水利设施被损坏问题,工作组帮助建设了南北渠、南林河堤、阮家畈河堤、石门畈引水工程等4个水利工程;工作组共为驻点村100余户特困家庭、100余名贫困学生捐款20余万元,为群众举办义诊……

[PageNext]


     用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通过视频,让留守父母与在外打工的儿女见面,让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的父母交流;用数码相机帮常年不出村的老人照登记照,帮团聚到一起的亲人照全家福……办事不在大小,出钱不在多少,只要为农民着想,农民都欢迎。


    据统计,全省在“三万”活动中共帮扶项目2.67万个,投入资金32.2亿元;捐赠物资折合资金2.56亿元,帮扶资金达6.85亿元。


    “收获全方面”——

    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干群关系在改善


    “三万”活动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干部作风大演练。


    领导干部作决策、定指标不搞调查研究,“开头拍脑袋、后来拍屁股”;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油水分离”;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不熟悉省情、不熟悉农情、不熟悉民情……


    针对这些问题,活动之初,湖北省委严明了工作纪律“六不准”: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包括土特产),不准打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


    只帮忙不添乱。走访期间,所有工作队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湖北省委副秘书长肖菊华、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杨三爽等一大批厅级干部,坚持吃住在农家“没挪窝”,不是特别重要的机关会议“不离岗”。

[PageNext]


    仙桃市杨林尾镇代桥村贫困户金志详家里连个像样的凳子都没有,省委老干部局工作队队长周辉义见状,干脆一屁股坐到门口的台阶上,跟老金攀谈起来。


    村里人见了,连说“真不像个大干部”。就在这随意一“坐”之间,干群关系猛然拉近。


    黄冈市市委书记、市长带头,所有工作组干部都自己掏钱买票,搭乘公共汽车到村里去。


    孝感市孝南区倡导干部下基层坚持“五去五换”:去茶杯换水壶,去西装换便装,去皮鞋换球鞋,去皮包换布包,去官帽换草帽。


    看到这身装扮的“干部”,孝南区黄榨村党支部书记黄伦宝连连感慨:“老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


    “三万”活动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工作组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特别是今年的抗旱救灾工作。


    活动期间,赶上湖北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灾,所有工作队就地改成了抗旱工作队。


    团风县瓦土库提水泵站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年久失修用不了,几个村下秧整田没有水,老百姓急得团团转。


    东风公司工作队员自发捐款买来水泵,铺好临时管道,紧急从渠里抽水,满满灌了村里的5口当家塘。公司投资70万元,为村里修建泵站、疏挖水渠,从根本上解决了村里的抗旱排渍问题。


    不仅如此,全省对各级各部门上报的群众意见和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研究,形成了26个项目,交由省直有关部门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PageNext]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干部带着一颗真心下去,群众捧出一颗真心回报。


    活动中,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老百姓也真心喜欢下乡的干部,把最好吃的东西拿给他们吃,把最新的被子让给他们盖。


     团风县村民徐再明硬是要把给儿子准备的新房、新床让给工作组的队员。


    家在鹤峰县海拔1000米高山上76岁的老人徐为成拉着工作队员的手,激动地说:“得知你们要上山来看我,我一晚上都没睡着。”队员下山的时候,徐大爷眼含泪水,送了一程又一程。


    钟祥市工作队员刘军因劳累过度,不幸倒在驻村工作岗位上。红金村老百姓自发赶到殡仪馆为他送行,村民们栽下80棵玉兰和四季青,以永远纪念他在这里工作的18天。


    “三万”活动结束了,在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群众工作长效机制随之启动了……(作者 何红卫 余爱民)

更多推荐
更多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新年的钟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悠悠回荡,我们站在时间的转折点上,回首过去一年,全球政治舞台上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
2024-12-31 09:54
【清廉网】​(滁纪宣)戏曲剧本《金巴掌》的细腻描绘中,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优良家风如清泉般流淌;微电影《拆毁人生》深刻真实的镜头下,刻画出拒...
作者:滁纪宣2024-12-17 10:16
【清廉网】​(宋杰)近日,九江市柴桑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妇联组织开展“夫妻同上廉政课 共树勤廉好家风”专题“一堂课”活动,全区近年来新提拔领导干...
作者:宋杰2024-12-17 10:13
【清廉网】​(德纪宣)“宣讲团为我们阐释了好家风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作用,选取的案例也非常富有感染力,我感觉受益良多。”近日,齐河县纪委监委与该...
作者:德纪宣2024-12-17 10:10
【清廉网】​(邱瑞丹)一朵朵象征廉洁的莲花跃然纸上,一幅幅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一句句醒世警言直抵人心……近日,洛宁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教...
作者:邱瑞丹2024-12-17 10:07
【清廉网】​(熊媛媛 潘雪松)“经过今年的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如今的通津巷与戒烟巷已经完全变了样,感谢巡察组的帮助。”日前,随州市曾都区委巡察...
作者:熊媛媛 潘雪松2024-12-17 10:05
【清廉网】​(何文)近日,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国基文化广场游人如织,在月琴、渔鼓的伴奏下,弹词艺人正在表演益阳弹词《九齿传后人》,“祝寿时,...
作者:何文2024-12-17 10:02
【清廉网】(卓上鼎)近年来,万宁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廉政档案“指南针”作用,聚焦“建”“管”“用”三个关键环节,全过程记录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情况...
作者:卓上鼎2024-12-17 09:58
【清廉网】(余长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线,切记勿起贪念,愿你言行有度,熟不逾矩,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彩虹……”...
作者:余长林2024-12-17 09:55
【清廉网】​(刘松琳 )孟连素有“龙血树故乡”的美誉,近年来孟连县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将乡土特色与绿美行动结合起来,打造了以龙血树、...
作者:刘松琳2024-12-17 09:51
【清廉网】(赵美娟)近年来,旬邑县纪委监委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整理本地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因子,持续深化清廉旬邑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作者:赵美娟2024-12-17 09:48
【清廉网】​(唐玲 王维)正值金秋时节,内江市资中县盘龙寺村的一片金黄稻田为乡村披上了丰收的盛装。沿田埂一侧,一道木制的“清风廊”映入眼帘,...
作者:唐玲 王维2024-09-23 20:23
【清廉网】​(丁鹏 )走进玛纳斯县凉州户镇吕家庄村,一排排农家院落错落有序,一幅幅剪纸墙画趣味盎然,吸引过往村民驻足,剪纸馆内一朵朵红纸、一...
作者:丁鹏2024-09-23 20:16
【清廉网】(磐计轩)“你们上门讲解合规建设法律知识,让我们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率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项合规...
作者:磐计轩2024-09-23 20:13
【清廉网】​(杨文俊)夏县纪委监委持续用好本土廉政资源,深入挖掘传承司马光廉政文化,精心编印《司马光廉洁与家风家训文化选编》读本。...
作者:杨文俊2024-09-23 20:09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