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雷霆荡污浊——河北严查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纪实
收受开发商贿赂并为其在项目施工手续、工程监理、配套费减免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个体建筑商贿赂为其承揽本单位工程和工程验收提供帮助,违法改变用地性质开发商品住宅……
8月3日,河北省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向社会通报了近期查办案件工作情况,并曝光了查处的10起典型案件,安平县建设局原局长马建申等一批腐败分子因收受贿赂插手工程建设,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严肃查处案件:2名厅局级干部、26名县处级干部因违规插手工程建设落马
张家口市环保局原副局长张绪祥利用负责环评的职务之便,多次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37.6万元;要求开发商按“最低优惠价”购买商铺2处、住宅2处,少支付购房款132.9万元;另有235万元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张绪祥因犯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受到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这是该省严查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中的一例。
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河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举报线索772件,立案664件,查实58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6人、组织处理8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5件;检察机关直接立案202件,追究刑事责任304人。其中,厅局级干部2人、县处级干部26人。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反腐败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有力之举。
在河北省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为抓手,有力地推动了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该省成立了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检察、公安、法院、审计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参加的查处案件协调小组,定期分析形势,梳理案件线索,整合办案力量,通报办案进度,查办案件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
各地各有关部门还公布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网址,认真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在认真受理举报的同时,还注意从项目稽查、财政监督、专项审计、执法监察和媒体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深挖细查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背后的腐败问题。
在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充分运用工程建设领域的案例资源,对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以案促纠、以案促建,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领域的基础性法规制度,拓展和巩固了办案成果。
创新工作模式:对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检查与开展各类专项检查相结合
监督检查是开展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准导致腐败问题发生的机制制度上的漏洞,才能有力推动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今年以来,该省及时梳理并认真分析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部署和组织对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工程、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的集中检查时,为了提高监督检查效果,进一步改进了具体措施——
由11名厅级干部带队,抽调熟悉业务、检查经验丰富、体现专业特点的人员组团。通过这种方式组成的检查组,层次高、能力强,熟悉业务工作,能够深入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办好查前培训班,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决策审批、招标投标、资金使用、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等五个方面作为重点领域的重点环节,请专家对参检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
严把检查质量关,各检查组采取循环交叉式检查、派出随组监察员、检查巡视督导组、规定检查项目数量和类型等方法,做到组织严谨、责任明晰、环环相扣。
在强化对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检查的同时,河北省还多措并举,组织了各类专项检查。
省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对政府类投资平台和在建项目进行了检查,还相继开展了省直重点项目安全质量检查、援疆建设项目检查、中小学校舍安全检查、全省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督检查等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
全省在检查中共发现各类问题244个,涉及工程项目审批、招投标、规划管理、资金使用、质量安全等方面。为加强对发现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指导意见》并下发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规范了整改工作标准、界限和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规制度481项、废止73项,强化制度执行力
河北省交通系统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中,着眼长效机制建设,把深入推进“十公开”制度作为重点工作,在全省交通系统全面铺开;
石家庄市率先出台了将强制没收违规建设的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新举措;
衡水市充分运用“科技制度公开”,探索出审批智能化、变更程序化、公开动态化的工作新模式;……
河北省各地各有关部门针对自查、排查以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法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面、配套完备、约束有力的工程建设领域法规制度体系。
今年以来,全省相继出台了多项创新性举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河北省建筑工程虚假招标投标行为认定和处理办法》,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活动,着力治理围标、串标、规避招标等问题。省发改委制定了《河北省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后评审实施办法》,省财政厅出台了《财政专项资金即时分析监控系统应用管理办法》,涿州市开始试行《政府重大项目派驻监察员制度》……
截至目前,全省共规范法规制度670项,其中完善制度481项、废止制度73项,进一步提高了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注重源头治理:强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信息公开诚信体系建设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既是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重点任务之一,又是从源头上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的重要举措。
在省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唐山、石家庄、承德和秦皇岛等地先后建立起市级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以及张北、卢龙、迁安、沙河等县(市)级模式,已经建立的交易中心全部实现了“交易场所、网络信息、交易规则、运作程序、评标专家库”的五统一。
目前,全省已完成对各类有形交易市场的摸排统计工作,全省共有市级交易场所23个、县级92个;部分市、县正在进行原有交易场所的“嫁接”改造、整合规范,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今年底或明年初便可投入运行。
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已经建立企业诚信分级制度,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截至目前,该县企业信用指标体系已录入企业1354户,变更企业391户,注销企业533户,吊销企业541户,搜集市场巡查信息8071条。
这是河北省加强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该省出台了《河北省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通过行政推动和综合协调,各市、省直各单位按照工作要求,建立了网页模板,已初步实现了区域性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记者:张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