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国强与伊朗副总统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中伊建交40周年招待会
当地时间七月十五日,正在伊朗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德黑兰与伊朗副总统穆罕默迪扎德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 李 涛 摄
当地时间七月十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抵达伊斯法罕,开始对伊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图为伊朗伊斯法罕省省长伊斯法哈尼(前右一)在机场迎接贺国强。 记者 李 涛 摄
新华社德黑兰7月16日电 正在伊朗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当地时间7月15日下午在德黑兰与伊朗副总统穆罕默迪扎德举行会谈。
贺国强说,中国历来珍视同伊朗的传统友谊,全面推进两国友好合作不仅符合中伊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关系始终保持着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中伊经贸互补性强,能源合作契合度高。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协调与配合。贺国强说,今年正值中伊建交40周年,双方应以此为契机,开拓创新,携手合作,进一步推进双方宽领域、深层次、多渠道的友好交流,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穆罕默迪扎德说,伊中两国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传统。近年来,两国高层交流频繁,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着良好的磋商与合作。伊方十分重视对华关系,希望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关系、特别是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15日,贺国强还与伊朗副总统穆罕默迪扎德共同出席了纪念中伊建交40周年招待会。贺国强在致辞中说,中伊建交的40年,是两国政治关系日臻成熟的40年,是两国务实合作长足发展的40年,也是两国人民友谊不断深化的40年。中国先哲孔子说,“四十不惑”。中伊关系已走过了40个年头,也一定会步入一个更加成熟、稳健、积极发展的新阶段。贺国强强调,双方应以建交40周年为契机,不断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不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巩固两国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不断挖掘两国友好事业新的增长点。贺国强表示相信,在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心和两国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双方一定会共同开创中伊友好合作新局面,谱写两国人民友谊新篇章。(讲话全文附后)
穆罕默迪扎德也在招待会上致辞。伊朗政府官员、议会政要以及伊中友协、商会等友好人士和在伊中资机构、留学生和华侨华人代表等参加招待会。
当天,贺国强还亲切看望了中国驻伊朗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新闻单位、留学生和华侨华人代表。
当地时间7月14日晚,贺国强在伊斯法罕会见了伊朗伊斯法罕省省长伊斯法哈尼,双方就两国友好合作、地方交流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贺国强是于当地时间7月14日下午抵达伊斯法罕,开始对伊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在机场书面讲话中,贺国强积极评价中伊关系,并表示,中方珍视与伊朗的传统友谊,愿与伊方一道,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
贺国强抵达机场时,伊朗伊斯法罕省省长伊斯法哈尼、中国驻伊朗大使郁红阳等到机场迎接。
此前,贺国强圆满结束了对阿联酋的正式友好访问。离开阿布扎比时,阿联酋政府高级官员、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高育生等到机场送行。(记者 明金维 何光海)
七月十五日,正在伊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德黑兰出席中伊建交四十周年招待会,并发表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尊敬的穆罕默迪扎德副总统阁下,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庆祝中伊建交40周年招待会在美丽的德黑兰隆重举行。我和我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有机会同伊朗各界朋友欢聚一堂,畅叙友谊,共话合作,感到非常高兴。刚才,穆罕默迪扎德副总统阁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使我们深受感动。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中伊两国建交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热情友好的伊朗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中伊同为文明古国,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将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伊友谊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世代相传,历久弥新。1971年8月16日,中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中伊建交的40年,是两国政治关系日臻成熟的40年。在此期间,国际、地区形势和各自国内情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伊关系经历了各种复杂因素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始终保持着积极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近年来,双方高层接触日益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胡锦涛主席与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多次成功会晤,上个月又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就双边关系及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重要共识,为新形势下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国政府、议会、政党也保持着密切交往和良好合作。我们对贵国长期以来在台湾、涉藏、涉疆、人权等问题上给予中国的坚定支持表示赞赏和感谢。
中伊建交的40年,是两国务实合作长足发展的40年。
中伊双边贸易额在建交之初仅为几百万美元,而2010年双边贸易额接近300亿美元,增长数千倍。目前,伊朗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原油供应国之一,中国也是伊朗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在能源、基建、交通、通信等领域的互利合作稳步推进,成果喜人,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伊建交的40年,是两国人民友谊不断深化的40年。中国有句古语,“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伊人文交流日趋活跃,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日益深厚。2005年,伊朗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2009年,伊朗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德黑兰大学正式成立。2010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驻德黑兰记者站和伊朗声像组织驻北京代表处相继挂牌。同时,两国妇女、青年、学者、艺术家的交流活动络绎不绝、异彩纷呈。我听说现在伊朗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我也知道去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民众对伊朗馆兴趣浓厚,参观人数屡创新高。这些生动的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伊关系的民意基础更加巩固,也表明了中伊关系持久发展所蕴藏的不竭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伊关系40年取得的长足发展和丰硕成果是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两国关系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包括在场诸位在内的众多朋友们的心血和汗水。在庆祝中伊建交40周年的特殊时刻,请允许我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指导双边关系发展的两国领导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促进中伊友好事业作出贡献的两国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国际形势和地区局势正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发展中伊关系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中伊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中伊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在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对伊关系,十分珍视同伊朗的传统友谊,愿一如既往秉持互信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伊方共同努力,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的先哲孔子说过:“四十不惑”。意思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会更加成熟稳健,对人生不再疑惑。我相信,中伊关系走过第40个年头,也会走入一个更加成熟、稳健、积极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以中伊建交40周年为契机,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不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巩固两国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不断发掘两国友好事业新的增长点。我相信,在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心和两国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开创中伊友好合作新局面,谱写两国人民友谊新篇章!
祝愿伊朗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祝愿中伊友谊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谢谢大家! (新华社德黑兰7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