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清廉头条

(党旗颂之十一)“两个务必”永不忘 ——走进西柏坡感受燕赵新风

发布时间:2011-07-14 21:23:50 浏览: 460

 

    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


    六十多年前,在太行之麓、滹沱河畔,这个山清水秀、松柏苍翠的小山村里的灯光,点燃了黎明的朝霞,照亮了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令世界为之瞩目!

 

    如今,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前的广场上,站在气宇轩昂的五大书记铜像前,依然能深切地感受到那即将“走向全面胜利”的从容与淡定。铜像前盆景中的几个大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向世人昭示这里曾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西北角一间并不起眼的平房里,简陋的木凳上坐满了前来参观的人。门口处,挂着一块熠熠闪光的牌匾——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正是在这里,诞生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历久弥新的思想。

 

    “‘两个务必’永远都不会过时。”今年已是79岁高龄的内蒙古游客戴宝山告诉记者,“我们取得的成就越大,就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两个务必’是我们迎接新挑战、取得新胜利的动力源泉。”

[PageNext]

 

    从“农村指挥所”到全国教育示范基地——

 

    挖掘红色资源  开展多种教育

 

    在西柏坡,历史与现实总是不经意间交织在一起。

 

    在村边的一块空地上,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在面积不足70平方米的几间小平房里,指挥了惊天动地的三大战役;在一个简陋的伙房中,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这一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走进那一间间简陋的土屋,眼前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让人们从历史和岁月留下的痕迹中,切身体会中国共产党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


    西柏坡,这个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如今已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和灵魂的西柏坡精神,如黄钟大吕般在太行深处回响,吸引着无数人来这里汲取精神力量。

 

    在中共中央旧址大院,记者见到了正在集体参观的临西县公安局的干警们。


    “通过组织全局干警来这里开展党日活动,一方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在今后工作中以优良的警风更好地服务群众。”该局纪委书记于季良说。

 

    据西柏坡纪念馆副研究馆员康彦新介绍,近年来,前来西柏坡追踪红色足迹的人数日益增多,每年都有20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2010年更是达到了306万人次。

[PageNext]


    这个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普通村庄,不仅见证了缔造共和国的艰难险阻,同样也见证了共和国建设的巨变沧桑。六十多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西柏坡精神的引领下,西柏坡人克服了兴修水库、举村迁移带来的种种困难,逐步走上富裕路。


    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早在2007年便成为石家庄市17个农村县(市)中首个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的县,其财政收入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各农村县(市)之首。


    革命传统是历史留给西柏坡、留给平山的精神宝库,也是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在平山,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收到了县纪委监察局印发的小册子——《西柏坡廉政小故事》。这是该县充分挖掘西柏坡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教育中的一例。


    该县还邀请中央党校专家编写了《西柏坡精神干部教育读本》,作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读教材;精心创作了《进京之前》、《“两个务必”要牢记》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廉政文艺节目,并结合文艺大篷车等文化活动深入各机关、学校、农村进行巡回演出。


    以西柏坡为依托,全省各地针对不同群体,突出不同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西柏坡廉政教育馆开展岗位教育和任前廉政教育;

 

    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回访教育,发挥红色廉政文化的感染和激励作用,促使他们汲取教训、改过自新;


    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西柏坡精神在后人心中生根开花,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


    ……

 

    如今,建设“大西柏坡”的帷幕已经拉开,围绕建设“圣地西柏坡、魅力西柏坡和富裕西柏坡”这三大目标,老区人民秉承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正在书写着新的传奇。


    从削减审批项目到“万村帮扶”、“万户送暖”——

    转变干部作风  治理突出问题


    在西柏坡纪念馆中,一块巨幅展板上摘录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其中的这段话语耐人寻味:“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PageNext]


    这正是六十多年前毛泽东郑重告诫全党同志要坚持做到“两个务必”的立意所在。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几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在一些干部中存在的缺乏宗旨意识且权欲重、不讲标准效率低下、不守规矩胡乱作为、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等不良风气,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刻不容缓!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河北在全省部署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力求打造一支“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良好的干部作风促进河北科学发展。2010年,又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基础上,以“提高干部执行力,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继续深入推进全省干部作风建设。


    对此,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坦陈:“我知道整顿干部作风就像捅了一个马蜂窝,非常艰巨棘手。但是我既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是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河北发展的问题,就不能不管,哪怕是得罪人,哪怕遇到一些阻力,也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曾几何时,在河北,一个房地产项目要盖166枚公章。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省政府《关于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环境的意见》,对房地产开发审批盖章、收费项目大幅削减,被称为转变作风、治理顽症的“第一刀”。


    不久,审批用章从166个减到最多26个,跑办手续时间也从1至3年缩短为18天。

 

    房地产领域,仅仅是一个突破口。减少行政审批,是为了从源头上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率。从省里到市、县,各地大幅削减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在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过程中,如首问首办责任制、目标责任制、一线工作法、限时办结制、项目代办制、综合评议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应运而生。

 

    当然,制度设计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之策。一些干部作风不好,既有制度上的缺陷,更有思想上的问题。解决干部作风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解决干部的思想问题。只有使党员干部摒弃官本位思想,才能有效弥补制度的缺陷。

[PageNext]


    “2010年,帮助农村解决突出问题12.2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3.4万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6.3万件,出台便民利民措施7257项。”这是河北省在实施“万村帮扶、万企解困、万户送暖”活动中所交出的一份答卷。


    该省各级各部门组织了18.75万名机关干部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解决了一批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


    “转变干部作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石家庄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刘吉广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大会,部署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活动,提出要通过去除作风顽疾,优化发展环境。

 
    从27条禁令到“十个严禁”——

    严明工作纪律  提供坚强保障


    2010年12月9日,河北省召开“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刹风整纪案件”新闻发布会,通报了11起干部作风方面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


    这是河北省纪检监察机关严明执纪、狠刹不良风气的一个缩影。

 

    早在2009年,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启动大会上,省委书记张云川的话语掷地有声:“谁阻挡了河北事业发展,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过不去,我们就让他过不去,就调整他的位置、摘去他的‘帽子’。”


    个别服务单位“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一些服务窗口成了“只挂号不看病”的收发室……在省会石家庄,为根治顽疾,该市于去年10月出台了《机关工作人员损害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变相吃拿卡要等问题进行查处问责。今年4月再出重拳,发布了关于机关工作人员“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表现”的27条禁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石家庄市委党校,有一批特殊的学员正在那里进行离岗学习——他们是今年初因工作作风问题被查处的55名党员干部。刘吉广介绍说,不久前刚被查处的一批乱作为、不作为的党员干部也即将“入学”。


    仅2010年,石家庄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办作风类案件398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9人,免职调离工作岗位164人,通报批评162人,诫勉谈话126人,责令作出检查106人。


    良好的作风需要严明的纪律作保障。对此,河北认识清晰、态度明确。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臧胜业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之初便明确指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率先垂范,当好作风建设的排头兵;同时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为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顺利开展清障护航。”

[PageNext]

 

    为坚决整治不良风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狠刹不良风气的规定》,明确提出“十个严禁”。


    省纪委监察厅协调各方力量,围绕执行“十个严禁”的情况,以权力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基层单位为重点,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并对各地各部门落实作风建设责任制和解决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违纪问题和相关责任人。仅2010年,便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和案件1298起,依纪依法对2637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行走在柏坡湖畔,风吹麦田,遍野金黄。在初夏灿烂的阳光下,丰收的喜悦在大地上洋溢、传递。在西柏坡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下,踏上新征程的燕赵儿女必将不断谱写新的辉煌!(记者 王少伟 通讯员 方伟宇)
  

更多推荐
更多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新年的钟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悠悠回荡,我们站在时间的转折点上,回首过去一年,全球政治舞台上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
2024-12-31 09:54
【清廉网】​(滁纪宣)戏曲剧本《金巴掌》的细腻描绘中,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优良家风如清泉般流淌;微电影《拆毁人生》深刻真实的镜头下,刻画出拒...
作者:滁纪宣2024-12-17 10:16
【清廉网】​(宋杰)近日,九江市柴桑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妇联组织开展“夫妻同上廉政课 共树勤廉好家风”专题“一堂课”活动,全区近年来新提拔领导干...
作者:宋杰2024-12-17 10:13
【清廉网】​(德纪宣)“宣讲团为我们阐释了好家风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作用,选取的案例也非常富有感染力,我感觉受益良多。”近日,齐河县纪委监委与该...
作者:德纪宣2024-12-17 10:10
【清廉网】​(邱瑞丹)一朵朵象征廉洁的莲花跃然纸上,一幅幅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一句句醒世警言直抵人心……近日,洛宁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教...
作者:邱瑞丹2024-12-17 10:07
【清廉网】​(熊媛媛 潘雪松)“经过今年的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如今的通津巷与戒烟巷已经完全变了样,感谢巡察组的帮助。”日前,随州市曾都区委巡察...
作者:熊媛媛 潘雪松2024-12-17 10:05
【清廉网】​(何文)近日,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国基文化广场游人如织,在月琴、渔鼓的伴奏下,弹词艺人正在表演益阳弹词《九齿传后人》,“祝寿时,...
作者:何文2024-12-17 10:02
【清廉网】(卓上鼎)近年来,万宁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廉政档案“指南针”作用,聚焦“建”“管”“用”三个关键环节,全过程记录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情况...
作者:卓上鼎2024-12-17 09:58
【清廉网】(余长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线,切记勿起贪念,愿你言行有度,熟不逾矩,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彩虹……”...
作者:余长林2024-12-17 09:55
【清廉网】​(刘松琳 )孟连素有“龙血树故乡”的美誉,近年来孟连县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将乡土特色与绿美行动结合起来,打造了以龙血树、...
作者:刘松琳2024-12-17 09:51
【清廉网】(赵美娟)近年来,旬邑县纪委监委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整理本地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因子,持续深化清廉旬邑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作者:赵美娟2024-12-17 09:48
【清廉网】​(唐玲 王维)正值金秋时节,内江市资中县盘龙寺村的一片金黄稻田为乡村披上了丰收的盛装。沿田埂一侧,一道木制的“清风廊”映入眼帘,...
作者:唐玲 王维2024-09-23 20:23
【清廉网】​(丁鹏 )走进玛纳斯县凉州户镇吕家庄村,一排排农家院落错落有序,一幅幅剪纸墙画趣味盎然,吸引过往村民驻足,剪纸馆内一朵朵红纸、一...
作者:丁鹏2024-09-23 20:16
【清廉网】(磐计轩)“你们上门讲解合规建设法律知识,让我们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率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项合规...
作者:磐计轩2024-09-23 20:13
【清廉网】​(杨文俊)夏县纪委监委持续用好本土廉政资源,深入挖掘传承司马光廉政文化,精心编印《司马光廉洁与家风家训文化选编》读本。...
作者:杨文俊2024-09-23 20:09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