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宁海县紧抓三个环节强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宁海县紧紧抓住“找、防、控”三个环节,以廉政风险排查为基础,以规范、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强力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一、强化风险排查,在“找得准”上下功夫。区分岗位层次,通过“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等办法,对单位和个人“健康状况”全面“体检”,督促指导各单位全面深入地查找廉政风险,做到找准、找全、找实。一是明确重点,全面查找岗位风险。领导岗位重点查找自身在决策决断、领导监督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廉政风险及其表现形式;中层岗位着重查找个人在行使自由裁量权和业务处置权、内部管理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其表现形式;一般岗位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认真查找个人在业务处置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其表现形式。二是查找单位内设部门廉政风险。重点是对照职责职权情况,查找在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及其表现形式。三是查找单位廉政风险。重点查找“三重一大”议事决策,以及业务工作流程中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因素、风险点及主要表现形式。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进行归纳梳理和审查评估,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档案,将排查到的风险分门别类,汇总造册,按照单位、岗位、专项廉政风险建立台账,形成各级部门(单位)廉政风险信息档案。
二、强化风险防范,在“防得牢”上下功夫。预防廉政风险,是建立防控机制的关键。必须坚持以廉政风险为着眼点,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点线面结合,构建起严密的防范网络,保证权力健康有序运行。一是强化权力公开,让权力更加“阳光”。全面推进电子政务,使涉及风险的权力全部上网公开运行,并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明晰权力运行边界,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向社会公开权力内容、权力依据、办事流程、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办事实效等方面作出承诺,全方位接受监督。定期对风险点权力运行情况进行群众评议,及时发现问题,出台措施,建立评议——反馈——整改的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岗位廉政教育,让权力得到“提醒”。通过细分岗位类别、设计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措施等手段进行个性化教育。重点加强对掌握决策、处罚、人事任免、行政审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权力的风险点岗位的教育。三是实行轮岗交流,让权力具有“活力”。针对社会反映多、群众关注度高、负责人任职时间长的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重要岗位,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轮岗交流,以消除党员干部因任职时间长思想松懈或利益关系缠身而导致的廉政风险。
三、强化风险监控,在“控得住”上下功夫。监控廉政风险,是建立防控机制的目的。必须通过有效监控,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一是修订完善制度,实行规范监控。针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把重点放在强化责任追究上,放在制度之间的相互制约上,保证制度的严肃性、约束力、可执行性和制度执行的易监督性。二是运用科技手段,实行实时监控。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综合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固化权力运行程序和工作流程,把“人防”和“技防”有机结合起来,实时监控廉政风险,提升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实行问责监控。建立岗位廉政风险月查制,加强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对风险防范承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纳入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的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开展专项检查,对制度落实不力、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及时指出,责成整改;对不积极防控风险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