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多管齐下创新办案工作机制
“南川方竹论坛刚一出现‘某居委会借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行违法违章建筑,并暗地里进行销售’的帖子,就很快进入我们的视野。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先进行暗中侦查,力求一网打尽。”重庆市南川区纪委副书记王伟介绍,该区纪委监察局借助网民力量,很快查获了这起官商勾结非法建房销售事件。
2010年以来,南川区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创新办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7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6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拓宽路径 网络反腐
南川先后建立区领导定期在线交流、回复网络留言等制度,并全面公示区委、区政府领导个人电子邮箱和全区党政办公电话、投诉电话、电子邮箱,大力实施“网络问政”,真正做到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区纪委监察局借势发力,开展“网络反腐”,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
该区纪委监察局配备专人,每天实时关注相关网络媒体,一旦发现案件线索,及时报送案管室,然后进行汇总、报告、评估、分流,充分发挥案管室的中枢和纽带作用,做到程序规范、管理统一,使“网络反腐”更加有力。
在建立“全委参与、分线负责、及时处理、快速回应”的反腐倡廉网络信息收集处置机制的基础上,南川还召集区委宣传部、公安局等单位定期开展网络反腐专题研讨,通过收集分析区内外反腐倡廉形势和案件线索,拓展办案工作思维及路径。
为了查明网络反腐中线索、举报材料等信息的真实度,该区纪委监察局要求区纪委干部主动到群众反映问题多、工作推进难度大、执行决策容易引发矛盾纠纷、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边远偏僻的地方去了解实情,仔细询问房屋拆迁补偿、饮水工程修建、通村公路建设等惠民政策及民心工程的落实情况,深入一线发现问题,从而顺藤摸瓜,弄清初查对象的任职经历、社会关系、人员交往等情况,找准突破案件的最佳切入口。
截至目前,该区纪委监察局通过“网络反腐”这一渠道处理了21件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联手出击 合力诊腐
在查处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的某粮库贪污受贿窝案时,南川区纪委案管室根据案情统筹、协调、分工,公安部门采用技侦手段锁定犯罪嫌疑人,区检察院奔赴异地抓捕行贿人,区审计、财政部门调查骗取财政补助情况,区工商和税务查处虚假交易、偷税漏税等问题。通过巧打“组合拳”,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办案合力,很快突破了此案。
南川会诊“疑难杂症”,整合办案力量,既提高了办案速度,还使定性更准确、量纪更恰当,保证了办案质量。近年来,该区“会诊”案件12起,无一起申诉。
“查处某疾控中心借加班、通讯之名违规发放资金、津贴160余万元的案件时,因定性争议较大,我们立即组织检察院、法院、财政局等部门进行会审,最终定性为违反财经纪律。”南川区纪委案管室主任蒋仕海说,查办大案要案时需整合公、检、法等部门力量,联手出击,才能事半功倍。
为了防止各自为政、出现“内耗”,该区还出台了《反腐倡廉大要案件协调管理办法》,在情况通报、联席会议、协同办案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形成全区反腐倡廉“整体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使联手反腐更加有力。
转化成果 警示晒腐
“收集区里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有关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材,制作警示片《渴望重来》,其中涉案人员既有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也有一般办事人员,涉及建筑、卫生、粮食、执法等领域。”蒋仕海介绍,此片首先按犯罪事实、堕落轨迹、忏悔心灵“三部曲”对涉案人员进行逐一介绍,然后对“失足”共性展开分析,最后开出预警“良方”,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能从中受到廉政教育。
“逢年过节,就会有变着花样来送礼的。起初送土特产、烟酒之类的东西,后来渐渐发展成送钱,金额越送越大。目的就是拉你‘下水’,然后将你控制于‘股掌之间’,让你手中的权力为他所用。”许多干部看了《渴望重来》之后,进一步意识到“温水煮青蛙”带来的严重危害,深刻认识到“清廉人生是何等的高贵”。
不仅如此,南川还注重突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如根据某街道近年来发生贪污贿赂系列案件,编印了《某街道连续发生几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的通报》,重点开出“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勤廉意识;创新教育形式,做到警钟长鸣;细化公开内容,加大巡查力度;加强制度创新,强化权力监督”这“四剂良药”,使党员干部随时保持心中的纯洁,满怀激情干事创业。
标本兼治 制度防腐
近年来,南川区纪委监察局从查办的案件中发现,“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极易导致腐败,随之推出党政“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度。要求党政“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转由副职分管,并配套出台末位表态、实名推荐、承诺办结、执法会审等制度,让“一把手”变成监督者,主要精力用于抓大事、管方向、带干部。
南川采取适时造势、以迂为直等方法查办案件,在依纪依法惩治腐败的同时,还坚持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发案规律上去找原因、挖根子,从而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该区纪委案管室充分发挥统计分析职能,深度分析一个时期一个单位的发案特点,广纳民意,提出带有共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供区领导决策参考,做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实行“参谋抓腐”。
“在查处某路政执法支队违规发放津补贴后,我们仔细分析,反复求证,发现一些事业单位有滥发津补贴和‘吃空饷’现象,随即建言献策。” 区纪委案管室干部邹怡介绍,针对这一现象,区里迅速出台《关于开展清理事业单位津补贴、资金和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的通知》。
该区纪委监察局还在查处某保健院受贿案等系列商业贿赂案件后,指导区卫生主管部门制定了《南川区卫生系统党政“一把手”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5项制度,有效堵塞了医疗卫生机构在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