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构筑权力运行“安全轨”
建设岗位廉能风险防控机制,给广大党员干部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江西省兴国县——构筑权力运行“安全轨”
▲廉政风险防控在兴国各单位深入开展。
“政德、官德、人德,终身修德;年廉、月廉、日廉,一世清廉。”
6月15日,江西省兴国县建设局党组成员王先伟在检查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的途中,收到了县纪委发来的廉政短信。“处在开发建设第一线,总会面临各种诱惑,免不了有廉能风险。组织上经常提提醒,拉拉袖子,敲敲警钟,这既是一种教育,更是对干部的一种保护。”王先伟说。
2010年以来,兴国县扎实有效地推进岗位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让权力在安全轨道运行,促进了该县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白卷”到6500条“风险”
开展“廉能风险点查找活动”之初,兴国县地税局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没有风险,交上来的调查表大多是一张空表格。
“廉能风险不仅仅是领导干部的事,普通机关干部身边也有廉能风险,我们在自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互查。”地税局纪检组长刘道善说。
查与不查不一样,自查和互查也不一样。税政股股长刘涛平体会深刻,地税局共查出廉政风险260多个,他个人的岗位廉能风险就有10多个,其中有3个是同事帮忙查找的。“税政股有一定的裁量权,其实这就是风险点,但有时‘身在险中不知险’,而别人往往比自己看得清楚,看得全面。通过互查,我们就更清醒了,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为了确保廉能风险查得全、找得准,兴国县围绕单位、岗位(个人)、重点领域(专项)三类风险,把26个乡镇区党委、政府和拥有行政许可、行政执收执罚以及人、财、物管理的31个权重部门定为廉能风险排查防控的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搜寻和查找廉政风险点。
据统计,该县有2700余名干部参加了风险点排查工作,其中,正、副科级领导干部860名,拥有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的权重部门工作人员1100余人。全县132个县直(驻县)单位、26个乡镇区共查找出单位(含内设机构、下属单位)风险点共计4200余条,岗位(个人)风险点6500余条,专项风险点67条。
“病因”不同“药方”也不同
“以前,单位上的干部人事调整和一些重大事项,因为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开程序,大家都是雾里看花,总觉得领导任人唯亲、独断专行。如今,单位建立了公开透明的办事制度,大家一目了然,不仅让干部职工清楚了领导的廉能风险所在,同时也消除了猜疑。心气顺了,干工作更有劲头了。”兴国县审计局局长杨秋红谈到单位开展廉能风险防控工作时说。
风险点找到了,要化解这些风险,必须“对症下药”。
针对单位和岗位(个人)风险,兴国县围绕党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根据单位职能分类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工作程序,抓住权力行使的关键环节,采取防控措施,同时,要求岗位(个人)对照岗位职责要求和与业务工作相关的法规制度,向单位党组织递交《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书》,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根据群众、预警信息员或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兴国县纪委观察各类风险点的动态,及时向有关单位或岗位(个人)发出廉情预警,运用预警、提醒、诫勉谈话、督促整改等处置措施情况,认真纠正存在问题,及时化解廉能风险。建立了“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的廉能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领导分工抓,一级抓一级,分类防控、分级监督。对不落实风险防控措施、监督不力,导致单位和岗位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账一册一牌一卡一表”严防死守
“马要快步常加鞭,人要健康常体检;警钟长鸣防腐败,常查廉能风险点……”这是“山歌情韵”广场文艺演出中表演唱节目“廉能风险排查会”的唱词。在工作中,兴国县也是这么做的。
为了让廉能风险防控走上制度化运行轨道,兴国县采取“一账一册一牌一卡一表”的办法,对风险防控进行细化量化。
风险点排查出来后,根据风险发生几率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高低划分风险等级,确定重点管理对象和监控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形成单位、岗位(个人)和专项风险防控管理台账。
全县各单位对照“三定”方案,对重点岗位的权力事项进行清理,编制重点岗位职权目录名册,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建立重点岗位业务流程图,加强对重点岗位的管理。
统一制作廉能风险警示岗位牌,上面印有岗位职责、岗位风险点、廉政格言,姓名、职务、照片等内容,既让党员干部起到自我警示、时刻警醒的作用,又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针对群众投诉、预警信息反映党员干部、行政监察对象存在的问题,向单位和预警对象下达廉情预警卡,预警对象收到廉情预警卡后,经过自查和组织核查后,落实整改措施,使党员干部违反廉洁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兴国县纪委还统一设计表格,将党员干部落实防控措施情况、廉政教育情况、组织处理情况、党纪政纪处分等情况纳入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重用、评先评优的依据。
随着廉能风险防控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实现了廉政与效能的统一,兴国县党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各单位各部门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上午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地税局打了个咨询电话,下午,地税的工作人员就把我领购发票的难题解决了,水都没喝我一口。这就是效能,这就是廉洁。”兴国县将军宾馆财务负责人邱成茂的感受颇具代表性。
亮点剖析: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兴国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陈黎
每一个风险点可谓一个报警器,每一项防范措施相当于一个消防栓,岗位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可以有效化解党员干部的廉能风险,保障党员干部的政治安全。随着这一机制的全面建立,犹如给全县党员干部队伍装上了一层安全网,形成一道廉政风险的防火墙。经过一年来的具体实践,我县党员干部的勤廉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各单位和各部门行政效能明显提高,廉政与效能的同频共振,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