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巡察中的一次“打草惊蛇”
“朱组长,我们镇英村的会计李某某已经到镇纪委投案自首了。”今年4月的一天,进驻永康市象珠镇英村开展实地巡察的市委巡察第二十五巡察小组组长朱江峰接到了象珠镇纪委的电话。
为何李某某会主动投案自首呢?事情还得从不久前的一张可疑票据说起。
一笔没有材料的支付款
“英村的这张票据只有支付道路硬化的钱款,没有相关工程材料附后。”这条第二十五巡察组成员在查阅该村财务账册时反映的问题线索,引起了巡察组的注意。巡察组随即对这一票据上的疑点开展调查,约谈了该村会计李某某,并在谈话中向他出示了该票据。

“这张票据本来就没有工程清单。”李某某装起了糊涂,振振有词地说道。
“没有工程清单就支付钱款,你这样做符合规定吗?”
面对巡察组的再三询问,李某某支支吾吾地从包里拿出了一本笔记本,“我把该工程情况都记录在笔记本里了,你们看看。”
接过笔记本,巡察组同志发现笔记本中记录的工程量与该票据中工程量不相符,凭着职业敏感,推断这里面一定存在“猫腻”。
“票据里支付的工程量比你笔记本记录的要少,这是什么原因?”
顿时,李某某面红耳赤,拿回笔记本便匆匆离开。
一次“心虚”的返回
当天下午,李某某又带着那本可疑的笔记本回到了巡察组。但巡察组干部打开笔记本后却发现,之前记录的工程量已经被涂改了。有了这“明显”的证据支撑,巡察组立即与他展开二次“较量”。

此次,巡察组干部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放到李某某面前时,逐条解读。在铁规铁纪面前,在心理攻势下,李某某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我笔记本上的涂改的内容都是我后来被你们发现后编造补录的。”他终于不再抵赖,道出了实情。
原来, 2015年在英村道路硬化工程验收中,作为该村会计,李某某伪造了工程立方数,将多报的工程款占为己有。
掌握这一情况后,巡察组固定了“证据”,并建议李某某主动将问题向象珠镇纪委反映清楚。低头沉思良久后,李某某最终点了头。

“主动交代问题的干部在自首时跟我们说,觉得自己手里那些不该拿的钱就像烫手山芋,巡察组的‘火眼金睛’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他夜不能寐。目前我们镇纪委已经对李某某进行党纪立案。”象珠镇纪委相关人员说道。
在英村的“收获”,是永康市委第五轮巡察将巡察“探头”精准延伸至村(居)一个缩影。本次向村(居)延伸巡察工作分为四个片区,由市委巡察组组长担任片区组长,4个片区下设32个巡察小组,深入64个村(居),聚焦群众反映的难点焦点热点。实地巡察期间,巡察干部将坚持下沉一线,走村入户听民声、田间地头访民情,让群众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永康市委第三巡察组 宋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