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婚宴,党员父亲连踩“三条红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
儿子结婚,本是一件喜事。但余姚市一国企的中层干部郑建义,在给儿子办婚宴时,“该省的不省,不该省的猛省,不能请的还偏请”,连踩“三条红线”导致“喜宴生悲”,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
该省的不省,多摆了14桌
郑建义是余姚市某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层干部,同时兼任着余姚市某山庄业主代表、副总经理、董事。他儿子的婚宴就计划在他兼职的山庄举办。
郑建义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在获悉其将为儿子操办婚宴后,专门对他作了提醒,要求其向组织做好个人重大事项报备。
本应上报个人重大事项的郑建义,陷入了矛盾之中。按规定,婚宴最多只能办30桌,但之前请柬已经陆续发出,人数远远超过了规定。
“本人儿子结婚,男女双方合办酒席30桌,特向组织报告。”经过再三考虑,郑建义最终决定向组织报备30桌。
“向单位党组织报备30桌,为什么最后办了44桌?”
面对纪检监察部门的询问,郑建义坦陈:“主要是当时没有认识到如实申报是件严肃的事情,认为报备归报备,实际归实际,自己又是国企的员工,影响不大。”
不能请的要请,还收下了礼金
随着审查的深入,纪检监察组发现,桌数超标的背后,不仅仅是亲朋好友人数过多那么简单,与本人有职务隶属关系人员的纷纷赴宴,让这次婚宴再一次触碰了纪律的红线。
“根据我市的规定,此类宴请有三类对象不能请,分别是非亲属的直接管理服务对象、与本人有职务隶属关系的人员、与本人行使职权有关的人员,默许参加也不行,相关人员的礼品礼金就更不能收了。”余姚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解读。
审查中发现,在这次婚宴中,郑建义邀请或默许了17名与其本人有职务隶属关系的人员参加,并收受了其中5名无礼尚往来人员的礼金。
“主要是自己在当地工作多年,人缘广了,朋友也多了,加上一些老同事,不邀请他们,礼节上过不去,主动来了不好拒绝,碍不下情面,是我没有严格把关。”面对审查组的询问,郑建义再次坦陈了自己的思想问题,并退回不当收受的礼金共计6678元。
不该省的猛省,享受不应得的优惠
“自我来这里后,一场婚宴打折下来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优惠力度。”审查谈话中山庄一名员工无意中的一句话,更加印证了审查组当初的判断,这次婚宴费用结算方面很可能存在问题。
根据该山庄提供的内部规定,一般给客户优惠也就95折到9折,但给郑建义的让利幅度翻了不止一倍,最终按6.3折结算,总计优惠额超过了12万元,甚至成了影响当月山庄餐饮毛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山庄因此在给集团的财务月报上作了专门说明。
“作为该山庄的兼职高层,也是公司委派的监督方代表,在这场婚宴中,以明显低于市场销售的协议价接受该山庄给予的优惠,其职务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审查组经过多方取证,最终对这起违规行为进行了定性。事后,当事人主动向山庄补交了全部优惠金。
2019年1月,郑建义因违规操办婚宴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训,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要有规有矩,这样心里才会踏实。”在接受审查期间,郑建义短短的一句总结,也给广大公职人员提了个醒: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唯有不逾纪律规矩,人生的“喜宴”才完美。
执纪者说
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的问题三令五申,频频曝光。余姚市委对此专门出台了相关规定,对如何报告、宴请规模限制以及相关明令禁止行为作了明确规定。郑建义的违纪行为从如实报告、对象邀请以及费用结算等方面都存在明显违规行为。纪律面前,来不得碍于情面的托辞,也受不得无缘无故的主动示好。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身份,严格按规矩办事。
(宁波市纪委监委)